(接11月26日6版)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不落下一个村、一个组、一个困难群众,是邓家富深入乡村一直强调的。2017年3月1日,邓家富时任黔西南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他到普安县罗汉镇调研指导易地扶贫搬迁。他先后到戈汆村老虎坟组王胜刚、河沟组李本金等7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家中。与他们讲解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算明细账。
“之前,镇里面,村里面,五人小组都到我们家讲解搬迁政策,我们也觉得搬迁好,只是担心搬过去种不上土地,没有生活来源,日子不好过。”王胜刚说。
“搬过去了,老家的土地还是你的呀,你可以把土地出租给县里的平台公司,可以得到一笔收入,政府给你们搬过去的每一家人安排一个人工作,在城里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比你们一家人在这里一年的收入发都多呢。你是篾匠,进城后,你还可以搞好竹编,这样即传承了技术,又赚到钱,多好啊!”邓家富说。
“那都是纸上谈兵,都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呢。”王胜刚说。
“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一家人至少安排一个人就业是政府对你们的承诺,承诺了就是要兑现的。你有这些顾虑是正常的,不过请你放心。国家政策只会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也只会越来越好。”邓家富笑着说。
“坐惯的山坡不嫌陡,祖祖辈辈在这里习惯了。”
“祖祖辈辈是没有机会往外搬迁,现在你有机会了就应该抓住。像这样的地方,搬迁是阻断穷根的最好的手段和最直接的方法。”邓家富耐心地开导着王胜刚。
“我们还是再等等,再看难看吧。”王胜刚说。
“现在政策给你送到家里,你还要等什么?看什么?”邓家富问道。
“看看先搬进城里的老乡们在新家生活得怎么样。”王胜刚说出了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
陪同调研的县、镇、村和五人小组同志告诉邓家富,现在观望的还在多,好多老百姓都是既想搬又怕到城里生活得不好。
“第一批搬迁很重要,一定要搬好,不仅要让群众搬出去,还要让他们在新家生活得好。要让已经搬迁的群众回来给这部分还在犹豫的老百姓的思想工作,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一讲搬迁的好处,比我们干部来讲更管用。”
普安县高棉乡朝阳村石丫口组,在两座山之间的一个夹皮沟里,土地贫瘠,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县里和镇里都建议整组搬迁,通过前期乡党委、政府以及包村干部、帮扶干部努力,有的老百姓已经搬迁到普安县城,剩下10多户贫困户还在不愿意搬迁。7月21日,邓家富来到组里与群众座谈。
“在座的乡亲们有谁已经搬出去了,生活得怎么样,好过不好?”邓家富问道。
“感觉非常舒服,房子很亮,马路又宽又平坦,哪里像我们这里爬坡上坎的。娃娃读书也近,赶场也方便。”搬迁户何礼奎答道。
“还没有搬迁的老乡,你们听到了吧,这就是搬迁出去的老乡的最真实感受。当然你们也不能只听他讲,要亲自去看看,满意了再搬嘛。”邓家富说。
“不瞒领导说,前几天我也无看过,还真是何礼奎讲的那样,城里的我们这里舒服多了,我确定搬迁了。”一个贫困户回答道。
“这就对了,百闻不如一见,大家都去看看,愿意搬迁的,政府都支持。”邓家富鼓励大家道。
听了何礼奎现身说法和邓家富鼓励,有几个老乡表示愿意起看看,搬不搬看了回来再决定。
“乡干部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在老家不能发展、又符合搬迁的老百姓都搬迁出去。3月份我到罗汉镇调研的时候,老百姓就提出来,要看搬出去的老乡生活得怎么样才考虑搬与不搬,现在我们就把还顾虑的贫困户带到安置点去看看,让更多贫困户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邓家富要求高棉乡党委政府,要坚持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共同推进,尽最大努力使贫困户愿意搬迁,不愿意搬迁的贫困户要确保产业发展全覆盖。
8月28日,邓家富到普安县高棉乡棉花村调研。他来到黄仕义家里,黄仕义见有领导来,就诉苦:“你帮我说哈老婆娘,我说搬,她就是说舍不得离开这里,我就不晓得她有哪样舍不得。”
“你要搬你就搬,又没得哪个拦着你,我就是不搬。你不要在领导面前告状。”黄仕义妻子气怂怂地说。
“老嫂子不要激动,有事情好好商量嘛。”邓家富笑着说。
“他就是一个老东二,商量不成。”黄仕义妻子还是气怂怂的,提高音量吼起来。
“别激动别激动,我们今天来就是想了解你们的真实想法。”邓家富劝导。
黄仕义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跟二儿子都40出头了,还是单身,只有最小的一个成了家,他希望能搬到兴义,让两个儿子能够娶上媳妇,过上美好生活。
了解黄仕义家的情况后,邓家富搬着板凳到黄仕义妻子旁边坐下劝导:“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是拔穷根、挪穷窝、彻底斩断代际贫困的最有效最管用的方法。像你们这里这样贫穷的地方 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两个儿子着想啊,作为父母,我们苦一辈子为哪样?还不是为了娃娃能够过上幸福生活。你们在这里辛苦几十年,娃娃连媳妇都讨不着,还不如搬出去摆脱贫困,让你家老大老二娶上媳妇 ,过上好日子。”
黄仕义妻子好像听懂了,也明白了,眼眶红了起来,眼泪汪汪地低下了头。
临别时,邓家富叮嘱村干部:“要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做通做细群众的思想工作,让老百姓早日搬迁。每个干部都要认真思考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路径,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要做好摸底排查,教育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采取1户带多户的工作模式,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真抓实干。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为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努力干好每一天。”
搬迁只是第一步,搬迁后如何发展,黔西南州委探索实施的新市民计划,就是一套系统的工程,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在实施新市民计划中,又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后话。(未完待续)